垂体瘤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激素替代、视力监测、饮食调整和活动限制。主要有伤口清洁消毒、激素水平监测、视力变化观察、低钠高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等措施。
1、伤口清洁消毒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每日使用医用消毒液轻柔擦拭。鼻腔入路患者需避免用力擤鼻,口腔入路者进食后应用生理盐水漱口。若发现切口红肿渗液或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应及时就医处理。伤口愈合期间禁止游泳、泡澡等可能污染伤口的活动。
2、激素水平监测垂体瘤术后常出现暂时性垂体功能减退,需定期检测皮质醇、甲状腺素等激素指标。医生可能开具氢化可的松、左甲状腺素钠等替代药物,患者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突发头痛、恶心、乏力可能提示肾上腺危象,需立即就医。激素替代治疗通常需要持续数月,需遵医嘱逐步减量。
3、视力变化观察肿瘤压迫视交叉可能导致术后视力障碍,需每日自查视野缺损情况。若出现视物模糊、视野缩小或复视加重,可能提示视神经水肿或出血,需紧急影像学检查。夜间起床需开灯防跌倒,避免驾驶等需精细视力的活动。部分患者需要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辅助恢复。
4、低钠高蛋白饮食术后易发生尿崩症或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应控制每日饮水量,监测尿量和血钠。饮食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限制腌制食品摄入。出现严重口渴、多尿或少尿伴体重骤变时,需检测电解质水平。必要时医生会使用去氨加压素等药物调节水盐平衡。
5、避免剧烈运动术后三个月内禁止跑步、跳跃等冲击性运动,防止颅内压波动。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但需避免低头弯腰动作。睡眠时垫高床头,咳嗽打喷嚏时注意保护头部。术后半年经影像学复查确认无异常后,方可逐步恢复常规运动。
垂体瘤术后恢复期通常需要3-6个月,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记录体温、尿量等指标。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D,促进神经修复。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家属应协助患者按时服药复查。术后首次月经来潮或晨勃恢复是垂体功能改善的积极信号。若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定期复查垂体MRI和激素水平对评估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