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造影术是一种通过向椎管内注射造影剂并借助影像学技术观察脊髓和神经根结构的诊断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肿瘤压迫等病变。
脊髓造影术通常在X线、CT或MRI引导下进行。操作时患者取侧卧位,医生在腰椎穿刺后将含碘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利用造影剂在椎管内的流动分布显示脊髓形态和神经根走行。该检查能清晰呈现硬膜囊受压、神经根袖充盈缺损等异常,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肿瘤、蛛网膜粘连等疾病具有较高价值。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头痛、恶心或下肢放射痛,多数可自行缓解。
进行脊髓造影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及过敏史,术后需保持平卧6小时以减少脑脊液外渗风险。孕妇、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对碘造影剂过敏者禁用。现代医学中,随着MRI技术的普及,脊髓造影术已逐渐减少使用,但在某些无法进行MRI检查或需要动态观察脑脊液流动的病例中仍具不可替代性。
接受脊髓造影术后应密切观察有无发热、颈项强直等不良反应,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头痛或下肢感觉异常需及时就医。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并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执行,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资料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