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压缩骨折的手术风险主要包括术中出血、神经损伤、感染、内固定失败及邻近节段退变。
1、术中出血:
腰椎手术区域血管丰富,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椎旁静脉丛或动脉导致出血。严重出血可能引发休克,需术中及时止血并备血。骨质疏松患者更易发生松质骨渗血,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
2、神经损伤:
椎管内操作可能直接损伤脊髓或神经根,表现为术后下肢麻木、肌力下降。骨折块复位时可能压迫神经,需术中神经监测。糖尿病患者神经易损性更高,需谨慎操作。
3、感染风险:
开放手术创口暴露时间长,可能发生浅表或深部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病原体,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感染概率增加3-5倍。
4、内固定失败:
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螺钉把持力不足,可能导致螺钉松动、断裂。骨水泥强化可提高稳定性,但可能引发骨水泥渗漏。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减少内固定负荷。
5、邻近节段退变:
固定节段刚度增加会加速相邻椎间盘退变,可能引发新发腰痛。采用弹性固定系统可降低风险,但需权衡稳定性。术后需加强核心肌群训练分散应力。
术后应保持切口干燥两周,睡眠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扭曲脊柱。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每日补充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恢复期避免弯腰搬重物,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6周后逐步开始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内固定位置及骨愈合情况,若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存在一定风险,主要并发症包括胰腺炎、胆管炎、出血、穿孔及造影剂过敏反应。
1、胰腺炎:
术后胰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3%-10%。胰管高压灌注或机械损伤可能导致胰酶激活,表现为持续腹痛伴血淀粉酶升高。轻度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补液缓解,中重度需住院治疗。
2、胆管炎:
胆道系统感染发生率约1%-3%,多因器械污染或胆汁引流不畅导致。患者可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加重,需紧急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必要时行鼻胆管引流。
3、出血:
乳头切开或活检可能引发出血,概率约1%-2%。少量渗血多能自止,活动性出血需内镜下电凝或肾上腺素注射止血,严重者需输血治疗。
4、穿孔:
十二指肠或胆管穿孔罕见但凶险,发生率约0.1%-0.6%。表现为剧烈腹痛伴膈下游离气体,需立即禁食胃肠减压,多数需外科手术修补。
5、过敏反应:
造影剂过敏发生率约0.5%,轻者出现皮疹瘙痒,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术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备好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
术前完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可降低风险,术后需禁食6小时观察生命体征。建议选择经验丰富的内镜中心操作,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腹痛、呕血或发热应立即返院。清淡饮食2-3天,逐步从流质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刺激胆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