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三天通常不算严重,但若伴随日间功能障碍或基础疾病需警惕。短期失眠可能与压力、环境改变等生理因素有关,长期持续则需排查焦虑症、甲亢等病理性原因。
短期失眠多由应激事件触发,如工作压力、考试焦虑或跨时区旅行。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通过调整作息、减少咖啡因摄入、睡前热水浴等方式可自行缓解。保持规律起床时间比强迫入睡更重要,避免午睡超过30分钟。部分人群对失眠过度焦虑反而加重症状,可尝试正念呼吸练习中断恶性循环。
持续超过三个月的慢性失眠需要医学干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常伴心悸、体重下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可确诊。广泛性焦虑障碍除入睡困难外,还存在持续担忧和肌肉紧张症状,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显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片段化睡眠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改善缺氧。抑郁症相关早醒现象需联合抗抑郁药物与光照疗法。
建议记录两周睡眠日记评估模式,包含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次数及日间困倦程度。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温度保持在20-23摄氏度为宜。若出现持续心悸、情绪低落或认知功能下降,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睡眠专科就诊。短期可遵医嘱使用右佐匹克隆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但须严格控制用药周期防止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