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白血病患者出血点常见于皮肤、口腔、鼻腔、消化道等部位,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化疗、靶向治疗或骨髓移植等措施。白血病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血管壁受损,从而引发出血。皮肤出血表现为瘀点、瘀斑,口腔出血常见牙龈出血,鼻腔出血多为鼻衄,消化道出血则可能表现为黑便或呕血。治疗方面,化疗药物如阿糖胞苷、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进行治疗;骨髓移植适用于高危或复发患者。日常护理中,避免剧烈运动,使用软毛牙刷,保持鼻腔湿润,饮食上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甘蓝、动物肝脏,有助于减少出血风险。定期监测血常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控制出血的关键。白血病患者应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生活细节,减少出血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