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治疗慢性肾炎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但通过药物控制、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等,同时需配合低盐低蛋白饮食和适度运动。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能够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从而降低肾小球内高压,保护肾功能。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等,作用机制与ACEI类似,但副作用较少。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3、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有助于减轻水肿,降低血压。利尿剂通过促进钠和水的排泄,减少体内液体潴留,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同时也有助于改善肾功能。
4、低盐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慢性肾炎患者应限制每日盐摄入量在3-5克,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
5、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强体质。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代谢,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整体健康水平,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慢性肾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