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流鼻涕鼻子不透气可通过保持空气湿润、鼻腔清洁、适当抬高头部、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病毒感染、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免疫力低下、环境干燥等原因引起。
1、保持空气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干燥空气会加重鼻黏膜充血,可在浴室制造蒸汽让宝宝吸入5-1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冬季取暖时可在暖气片放置湿毛巾增加湿度。
2、鼻腔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鼻喷剂或滴剂软化鼻痂,配合吸鼻器清除分泌物。操作时让宝宝侧卧,单侧鼻孔滴入2-3滴盐水,等待1分钟后用棉签轻轻卷出软化鼻痂。每日清洁2-3次,避免损伤鼻黏膜。
3、适当抬高头部:
睡眠时将婴儿床头部垫高15度,利用重力作用减轻鼻窦充血。可用毛巾折叠后垫在床垫下方,注意保持脊柱自然曲线。哺乳时采取半竖抱姿势,喂奶后拍嗝20分钟再平躺。
4、补充水分:
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6个月以上婴儿可少量饮用温水。充足水分能稀释呼吸道黏液,每次喂水量不超过30毫升。观察尿量每天应达6-8次,尿液呈淡黄色为适宜。
5、使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选用小儿伪麻黄碱滴剂缓解鼻塞,或抗组胺药物控制流涕。避免使用含麻黄碱的复方制剂,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减充血剂。发热时可配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感冒期间保持室内通风但避免直吹冷风,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避免生冷及高糖食物。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如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出现呼吸急促或拒奶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进行温水擦浴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间延长1-2小时有助于免疫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