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传染病,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途径扩散,但长期母婴传播的特点使其在家族内高发,可能被误认为是遗传病。积极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个人防护及科学治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重要措施。
1乙肝的传播方式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有三种主要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感染母亲的血液或体液,是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传播模式是乙肝在家族间“代际传播”的根源。
2血液传播: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相关制品,比如输血、使用未充分消毒的医疗器械、纹身或穿耳等,都可能感染。
3性传播:乙肝病毒会通过体液在性行为中进行传播。特别是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风险会显著增加。
2乙肝≠遗传病
尽管乙肝常在家族内多发,但其本质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而不是由基因突变或遗传基因导致的。检测家族成员中高发乙肝的根源时,往往因母婴传播是主要触发因素,与遗传无关。乙肝疫苗有助于阻断母婴传播。
3预防和治疗方法
1疫苗接种:乙肝疫苗作为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已经纳入婴儿计划免疫。同时,未感染乙肝的健康成人接种疫苗也建议完成全程免疫。
2定期筛查:高危人群,比如乙肝家庭感染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保障健康。
3抗病毒治疗:对于慢性乙肝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如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严重患者可能考虑肝移植等手段作为终极治疗。
乙肝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而非遗传病。家族中的高发情况也应通过相关医学检查明确传播源,规范干预并科学防控,从而保证个人及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