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半身不遂通常能康复,康复程度与脑损伤范围、治疗时机及康复训练强度有关。康复过程需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长期功能锻炼,部分患者可恢复基本生活能力。
中风后半身不遂的康复与脑组织损伤的可逆性密切相关。缺血性中风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可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出血性中风患者通过手术清除血肿或控制颅内压后,未受损的脑组织可逐步代偿部分功能。早期康复介入能促进神经重塑,发病后24-48小时生命体征稳定即可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等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发病后2-6个月是黄金恢复期,此阶段突触可塑性最强,坚持器械训练、作业疗法及步态训练可提升运动功能恢复概率。
约三成患者可能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多见于大面积脑梗死、脑干出血或合并多重基础疾病者。这类患者需适应性训练配合辅助器具使用,如踝足矫形器改善步态、防滑餐具提高进食能力。部分中枢性瘫痪患者可能出现痉挛状态,需定期注射A型肉毒毒素或口服巴氯芬片控制肌张力。认知功能障碍会延缓康复进程,需同步进行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训练。高龄患者因神经再生能力下降,康复周期往往延长至1-2年。
康复期间需监测血压血糖指标,避免复发风险。家属应协助完成每日关节活动度训练,使用握力球锻炼患侧肌力。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限制钠盐摄入。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脑水肿消退情况,康复科随访调整训练方案。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长期卧床者须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夜间使用防血栓弹力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