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引起的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对乙酰氨基酚、益生菌等方式退烧。腹泻伴发热通常由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食物中毒、肠道菌群失调、中暑等因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或额头贴退热贴帮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儿童可减少衣物包裹促进散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配合冰袋冷敷,但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
2、口服补液盐选择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每袋兑250毫升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补液盐含葡萄糖和电解质,能纠正腹泻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儿童需按体重计算补液量,呕吐剧烈者可每5分钟喂食5毫升。
3、蒙脱石散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病原体及毒素,修复受损肠黏膜。成人每次1袋每日3次,儿童需遵医嘱减量。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度便秘,与抗生素联用需间隔2小时以上。
4、对乙酰氨基酚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成人每次0.3-0.6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儿童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服。
5、益生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益生菌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需用40摄氏度以下温水送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乳糖不耐受者选择不含乳糖的剂型,免疫缺陷患者使用前需咨询
腹泻发热期间宜进食米汤、面条等低渣饮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苹果泥、蒸山药等富含果胶的食物,帮助肠道功能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