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引流、鼓室成形术等方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外伤等因素引起。
1、局部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自行掏耳或使用棉签深入耳道,防止损伤鼓膜。清洁后可配合医生建议的局部药物涂抹,每日重复进行。
2、抗生素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抑制细菌繁殖。滴药前需将药液温热至接近体温,侧卧患耳朝上,滴入后轻拉耳廓帮助药液渗透。用药期间避免耳道进水。
3、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罗红霉素等适用于中重度感染。需完成全程用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可与食物同服减轻反应。
4、鼓膜穿刺引流对于鼓室积脓严重者,医生可能在无菌操作下穿刺鼓膜排出脓液。术后需保持穿刺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多数穿刺孔可在1-2周内自行愈合。
5、鼓室成形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合并胆脂瘤时,需手术清除病灶并修复鼓膜。术后需定期换药,避免剧烈运动或气压变化。听力恢复通常需要3-6个月时间评估。
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避免游泳、乘飞机等可能加重耳压差的活动,擤鼻时需单侧交替进行。饮食宜清淡,增加维生素A和锌的摄入有助于黏膜修复。急性期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慢性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耳内镜和听力检查。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