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透析通常是指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心脏相关并发症,可能由容量负荷过重、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尿毒症心肌病、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等原因引起。心脏透析并发症可通过调整干体重、优化透析方案、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定期心血管评估等方式干预。
1、容量负荷过重透析患者水分清除不足会导致循环血量增加,心脏前负荷加重。长期容量超负荷可能诱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治疗需严格限制水钠摄入,精确计算干体重,必要时延长透析时间或增加超滤量。常用利尿剂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等,但终末期肾病患者效果有限。
2、电解质紊乱血钾异常是透析患者常见问题,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低钾血症可能引发肌无力。透析中钙磷代谢失衡也会影响心肌收缩力。需定期监测电解质,调整透析液成分,必要时使用降钾树脂或静脉补钾。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需控制血磷。
3、心肌缺血尿毒症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透析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诱发心绞痛。血压波动、贫血等因素会加重心肌缺氧。治疗包括纠正贫血、控制血压、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严重者需冠状动脉造影。透析中避免过快超滤,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有助于减少缺血发作。
4、尿毒症心肌病长期毒素蓄积导致心肌纤维化,表现为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障碍。这类患者对容量变化特别敏感,易发生急性肺水肿。需充分透析清除中分子毒素,控制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心肌重构,严重病例需考虑肾脏移植。
5、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超滤过快、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可导致透析中血压骤降,引发心肌灌注不足。预防措施包括调整超滤速率、采用低温透析、避免透析前进食。可酌情使用盐酸米多君等升压药物,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建议改为腹膜透析或延长夜间透析。
心脏透析患者需严格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宜超过干体重的百分之五。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同时控制磷钾含量,避免加工食品。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但避免透析当日剧烈活动。定期监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合并糖尿病者需强化血糖管理。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告知透析团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