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外踝骨折后通过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良好功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治疗方法包括固定、手术和康复训练,康复过程中需遵循医嘱,逐步恢复活动。
1、外踝骨折的原因通常与外力直接撞击或扭伤有关,常见于运动损伤、跌倒或交通事故。骨折后局部会出现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导致踝关节不稳定。诊断主要依靠X光片或CT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和程度。
2、固定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常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保持骨折部位稳定,促进愈合。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期间需避免负重,定期复查以评估愈合情况。
3、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移位或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常见手术方式包括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固定和外固定架。手术目的是恢复踝关节的解剖结构,确保骨折端对位良好,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以恢复功能。
4、康复训练是恢复踝关节功能的关键,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踝泵运动和关节活动度训练,中期逐步增加主动活动和负重训练,后期进行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康复过程中需避免过度负荷,防止二次损伤。
5、饮食调理有助于骨折愈合,建议增加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和豆制品,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减少炎症反应。
6、心理调适同样重要,骨折后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建议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心理支持。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和康复,有助于加速恢复。
外踝骨折后通过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多数患者可以恢复良好功能,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康复过程中需遵循医嘱,逐步恢复活动,同时注意饮食和心理调适,全面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