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与胰腺炎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胰腺疾病,前者属于恶性肿瘤,后者多为炎症性疾病。主要区别包括病因、症状表现、检查手段及治疗方式等方面。
1、病因差异胰腺癌通常与长期吸烟、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遗传因素及糖尿病有关,病理表现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恶性增殖。胰腺炎则多由胆道结石、酗酒、高脂血症或胰管梗阻引发,属于胰腺组织无菌性或感染性炎症反应。
2、症状特点胰腺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上腹隐痛或消化不良,随着进展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消瘦及腰背部持续疼痛。胰腺炎急性发作时突发剧烈上腹痛伴呕吐,慢性胰腺炎则以反复腹痛、脂肪泻和血糖异常为主要特征。
3、检查方法胰腺癌确诊需依赖增强CT或MRI显示占位性病变,配合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及病理活检。胰腺炎诊断主要依据血尿淀粉酶升高,影像学可见胰腺水肿或钙化,无需病理证实。
4、治疗原则胰腺癌需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晚期以姑息治疗为主。急性胰腺炎需禁食胃肠减压,慢性胰腺炎则需胰酶替代治疗,严重并发症才考虑手术干预。
5、预后转归胰腺癌五年生存率通常不足10%,预后极差。急性胰腺炎经规范治疗多数可痊愈,慢性胰腺炎虽不可逆但可通过管理延缓进展。
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或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戒烟限酒,控制血脂血糖,慢性胰腺炎患者应严格低脂饮食并定期监测胰腺功能。两类疾病均需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