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低回声通常是超声检查的描述性术语,指结节内部回声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可能与囊性变、钙化、炎症或肿瘤性病变有关。建议结合结节形态、边界、血流信号等特征综合评估,必要时需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
甲状腺结节低回声在超声检查中较为常见,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囊性结节因内部液体成分呈现均匀低回声,常见于甲状腺囊肿或结节内出血。部分实性结节因细胞排列致密或富含胶质也可表现为低回声,如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滤泡性腺瘤。良性结节通常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微钙化或丰富血流信号。炎症性结节如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因组织水肿充血呈现低回声,常伴触痛和发热症状。
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低回声需警惕恶性可能。甲状腺乳头状癌典型表现为实性低回声结节,多伴微钙化、边界模糊或纵横比大于1。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也可呈现极低回声,但临床相对罕见。滤泡状肿瘤低回声结节若伴厚壁钙化或丰富血流信号,存在滤泡癌风险。转移性甲状腺肿瘤如淋巴瘤可表现为弥漫性低回声改变,多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现甲状腺结节低回声应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对于直径超过10毫米的实性低回声结节,或存在可疑超声特征时,建议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良性结节可每6-12个月复查超声,恶性结节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射性碘治疗。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避免颈部受压和电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