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少量出血是否严重需结合出血原因和患者基础情况判断,多数情况下及时干预可控制,但存在发展为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胃溃疡出血的严重程度主要与出血量、持续时间、是否伴随穿孔或贫血等因素相关。
胃黏膜浅表血管破裂导致的渗血,通常表现为大便隐血阳性或黑便,出血量小于50毫升时,机体可通过自身凝血机制止血。这种情况下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多数患者1-2周内出血可停止。同时需要消除诱因,包括停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当出血来源于溃疡基底部的动脉分支,或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肝硬化等基础疾病时,少量出血可能持续加重。特征性表现为呕咖啡样物、反复黑便伴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此时存在休克或穿孔风险。需立即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必要时行血管介入栓塞或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尤其需要警惕无症状性出血,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心悸等贫血症状。
胃溃疡患者出现出血症状后应严格禁食12-24小时,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恢复期建议选择低纤维、低酸度的食物如米汤、蒸蛋,避免过热饮食刺激创面。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溃疡愈合情况,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调整用药方案。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头晕、冷汗等休克前兆时需紧急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