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通常不能根治高血压,但能通过调理改善症状并延缓病情进展。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有生活方式干预、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按摩、情志调节等方法。
1、生活方式干预中医强调饮食清淡、限制钠盐摄入,推荐食用芹菜、山楂等具有辅助降压作用的食物。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有助于气血运行平稳。需避免熬夜、情绪激动等诱发血压波动的因素。
2、中药调理天麻钩藤颗粒、松龄血脉康胶囊等中成药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罗布麻叶、杜仲等单味中药煎服也有辅助降压效果。中药需在医师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配伍可能导致的肝肾负担。
3、针灸疗法针刺太冲、曲池等穴位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血压。耳穴压豆选取降压沟、神门等部位,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针灸治疗需持续进行,停止后效果可能逐渐减弱。
4、穴位按摩日常按压涌泉、百会等穴位可辅助稳定血压,配合呼吸调节效果更佳。按摩风池穴能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症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皮肤破损。
5、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怒伤肝,长期情绪波动会加重高血压。通过五音疗法、冥想等方式疏解压力,保持心境平和。肝郁气滞型患者可配合柴胡疏肝散等方剂调理。
中医治疗高血压需长期坚持并与现代医学监测结合,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变化趋势。避免突然停用西药降压药物,中药与西药联用时应间隔两小时服用。保持体重在合理范围,戒烟限酒,冬季注意保暖以防血管痉挛。若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危象症状,须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