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流鼻涕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调整室内湿度、适当补充水分、保持鼻腔清洁、观察伴随症状等方式处理。流鼻涕可能由感冒、过敏、鼻腔刺激物、气候变化、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生理盐水冲洗使用医用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雾能软化鼻腔分泌物,帮助清除鼻涕。操作时将宝宝头部侧向一边,每侧鼻腔滴入1-2滴盐水后轻揉鼻翼,再用吸鼻器吸出分泌物。该方法安全无刺激,每日可重复进行3-4次,尤其适合因感冒引起的鼻涕增多。
2、调整室内湿度干燥空气会加重鼻腔黏膜充血,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可缓解不适。若无加湿器可在房间放置水盆或湿毛巾,同时避免空调直吹。该措施对过敏性鼻炎或气候干燥导致的流鼻涕效果显著,需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霉菌滋生。
3、适当补充水分增加温水、母乳或配方奶的摄入量有助于稀释鼻腔分泌物。每日饮水量可按体重每公斤100毫升计算,分多次少量喂服。此方法适用于所有非病理性流鼻涕,既能预防脱水又可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4、保持鼻腔清洁用婴儿专用棉签沾温水轻柔擦拭鼻孔周围,避免分泌物结痂堵塞。清洁前可先用温热毛巾敷鼻部1-2分钟,动作需轻柔以防损伤黏膜。该护理对分泌物较多或伴有鼻塞的情况尤为重要,但切忌过度清理刺激鼻腔。
5、观察伴随症状若鼻涕持续超过10天、呈黄绿色或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警惕鼻窦炎等疾病。记录鼻涕性状变化与发作时间,过敏多表现为清水样涕且晨起加重,感染性鼻涕常伴随全身症状。
家长应每日监测宝宝体温变化,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泥,如苹果泥、梨泥等。睡眠时适当垫高头部促进鼻腔引流,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急促、拒食等情况须及时就医。注意不要自行使用减充血剂等成人药物,所有药物治疗均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