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破裂出血需立即就医,可通过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血管痉挛等方式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外伤、感染、遗传等因素引起。
1、介入栓塞术介入栓塞术是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微创方法,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内,阻断血流防止再出血。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合身体状况较差或动脉瘤位置特殊的患者。术后需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监测栓塞效果及有无复发。
2、开颅夹闭术开颅夹闭术通过手术直接暴露动脉瘤,用特制夹子夹闭瘤颈。适用于位置表浅或形态复杂的动脉瘤。手术可彻底消除出血风险,但创伤较大需考虑患者耐受性。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护。
3、控制血压严格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措施。血压过高会增加动脉瘤壁压力,导致再次破裂。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需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调整。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为收缩压维持在120毫米汞柱以下。
4、降低颅内压动脉瘤破裂后常引发颅内压增高,需使用甘露醇、高渗盐水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严重者可考虑脑室引流术。监测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指标,预防脑疝发生。保持头高位30度,避免颈部静脉回流受阻。
5、预防血管痉挛出血后血液分解产物可能诱发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缺血。常用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预防,需持续静脉泵入。维持正常血容量,避免低血压。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管血流速度,早期发现血管痉挛。
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情绪激动。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保持大便通畅。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检查,监测血压及神经系统症状变化。戒烟限酒,控制基础疾病,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