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因管腔阻塞或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属于外科常见急腹症。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可能伴随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
1、病因机制阑尾管腔阻塞是主要诱因,粪石、淋巴滤泡增生、异物或肿瘤压迫均可导致阻塞。阻塞后管腔内压力升高,血液循环受阻,黏膜屏障受损,肠道细菌侵入阑尾壁引发感染。儿童多见淋巴滤泡增生,老年人需警惕肿瘤因素。
2、病理分型根据病程进展可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仅黏膜层充血水肿;化脓性阑尾炎可见脓性渗出;坏疽型出现阑尾壁坏死;穿孔后可能导致弥漫性腹膜炎。
3、诊断依据典型转移性腹痛是核心症状,初期表现为上腹或脐周隐痛,6-8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体格检查可见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超声或CT可见阑尾增粗、周围渗出等影像学改变。
4、并发症风险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阑尾穿孔、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等。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概率较高,老年人和儿童因症状不典型易延误诊治。妊娠期阑尾炎可能诱发早产或胎儿窘迫,需特别关注。
5、治疗原则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首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前需禁食水并静脉补液,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保守治疗仅适用于手术禁忌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促进伤口愈合。出现发热、切口渗液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诱发胃肠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