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一般建议在18-45岁之间进行。近视手术的适宜年龄主要受眼球发育稳定性、近视度数稳定性、角膜厚度、全身健康状况、用眼需求等因素影响。
1、眼球发育稳定性18岁前眼球仍处于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持续增长,此时手术可能导致术后视力回退。临床通常要求近两年内近视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且散光变化轻微。青少年眼球轴长增长过快时,过早手术可能影响远期效果。
2、近视度数稳定性手术要求近视度数稳定至少1年以上,中低度近视患者建议观察2年。高度近视患者因眼底病变风险较高,需更严格评估稳定性。短期内度数波动较大者需延缓手术,排除病理性近视可能。
3、角膜厚度激光类手术需保留至少280微米角膜基质层,角膜过薄者可能需选择ICL晶体植入术。40岁以上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下降,需额外评估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圆锥角膜筛查异常者绝对禁止手术。
4、全身健康状况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手术风险增加。妊娠期、哺乳期因激素波动需暂缓手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患者需谨慎评估伤口愈合能力。严重干眼症患者术后症状可能加重。
5、用眼需求运动员、军人等职业需考虑对抗性运动对角膜瓣的影响。夜间驾驶需求高者需评估术后眩光风险。45岁以上患者可能需保留轻度近视以延缓老花眼症状。职业用眼强度大者需合理预估术后视觉质量。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人工泪液,避免揉眼和游泳1个月。定期复查角膜地形图和视力情况,出现视物模糊、眼痛需及时就诊。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控制连续用眼不超过40分钟。高度近视患者仍需每年检查眼底,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视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