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中毒型痢疾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意识障碍、休克及腹泻等症状。中毒型痢疾是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主要由志贺菌感染引起,起病急骤且进展迅速,需立即就医。
1、高热患儿体温可迅速升至39摄氏度以上,常伴有寒战。高热可能与志贺菌释放的内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家长需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并尽快送医。医生可能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辅助退热。
2、惊厥部分患儿会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抽搐,表现为四肢抽动、眼球上翻、牙关紧闭。惊厥通常与高热及毒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咬伤舌头,及时就医。临床可能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惊厥发作。
3、意识障碍患儿可能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或昏迷等意识改变。这与细菌毒素导致脑微循环障碍及脑水肿有关。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变化,避免呕吐物误吸。医院可能采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4、休克患儿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尿量减少等休克症状。休克多由内毒素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及微循环衰竭所致。家长发现异常需立即送急诊,医生会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
5、腹泻多数患儿会出现黏液脓血便,排便次数增多但每次量少,伴有里急后重感。腹泻与志贺菌侵袭结肠黏膜导致炎症坏死有关。家长需记录排便性状,避免擅自使用止泻药。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
家长发现患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送往医院儿科或急诊科救治。治疗期间需保持患儿安静,记录体温及排便情况,遵医嘱进行流质饮食。恢复期应注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避免生冷食物,逐步恢复营养。定期复查大便常规,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日常需加强手卫生及饮食卫生管理,预防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