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需及时就医,常见症状包括少尿、水肿、心律失常等,治疗以纠正电解质失衡和恢复肾功能为主。急性肾损伤导致肾脏无法正常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1、少尿或无尿:急性肾损伤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患者需密切监测尿量,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替代肾脏功能,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2、水肿:水钠潴留是急性肾损伤的常见表现,患者可能出现眼睑、下肢甚至全身水肿。治疗上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促进水分排出,同时监测体重变化,避免液体负荷过重。
3、高钾血症:急性肾损伤时,肾脏排钾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血钾升高,表现为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紧急处理包括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胰岛素联合葡萄糖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4、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受损导致酸性代谢产物蓄积,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深快、乏力等症状。治疗上可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肾功能。
5、低钠血症:水潴留可能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头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治疗需限制水分摄入,必要时使用高渗盐水纠正低钠状态,同时密切监测血钠水平。
急性肾损伤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多样,需根据具体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时纠正电解质失衡,保护残余肾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