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的风险主要包括感染、出血、后囊膜破裂、人工晶体移位、继发性青光眼等。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感染是白内障手术较为常见的风险之一,手术过程中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眼部感染,表现为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轻度感染可通过抗生素眼药水控制,严重感染可能影响视力恢复。出血多发生在手术过程中,与患者凝血功能或手术操作有关,少量出血通常可自行吸收,大量出血可能需进一步处理。后囊膜破裂可能导致玻璃体脱出或人工晶体无法正常植入,需术中及时处理以避免并发症加重。
人工晶体移位多与术中固定不牢固或术后外伤有关,可能导致视力模糊、眩光等症状,严重时需手术复位。继发性青光眼由于术后炎症反应或前房角阻塞引起,表现为眼压升高、头痛眼胀,需药物或手术降眼压。高龄患者、糖尿病患者或合并其他眼病患者发生手术风险的概率相对较高,术前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
白内障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眼药水,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视力及眼压。出现眼红眼痛加重、视力骤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污水入眼,外出可佩戴防护眼镜。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