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补液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通常由胰岛素不足、感染、饮食不当、应激反应、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轻度糖尿病酮症患者若无严重呕吐症状,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溶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液盐含有精确配比的钠、钾、氯等电解质,能帮助恢复体液平衡。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同时需密切观察尿量及意识状态,若出现尿量减少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
2、静脉补液中重度糖尿病酮症患者需立即进行静脉补液治疗。通常首选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扩容,后续根据血糖水平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胰岛素。静脉补液速度需根据脱水程度调整,初期可快速输注,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减慢滴速。治疗过程中需每小时监测血糖、酮体及电解质水平,防止出现脑水肿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3、监测血糖补液治疗期间需每1-2小时监测指尖血糖,维持血糖下降速度在每小时3.9-6.1毫摩尔/升。血糖过高会加重酮症,而下降过快可能导致脑水肿。使用血糖仪检测时应注意清洁手指,避免酒精未干影响结果准确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更全面反映血糖波动趋势,有条件者可考虑使用。
4、调整胰岛素用量补液同时需持续静脉滴注短效胰岛素,起始剂量通常为0.1单位/公斤体重/小时。当血糖降至13.9毫摩尔/升时,需在输液中加入5%葡萄糖防止低血糖。胰岛素调整需参考血糖监测结果,每次调整幅度不超过原剂量的10-20%。酮症纠正后应逐步过渡至皮下胰岛素注射,避免血糖反弹。
5、纠正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酮症常伴随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补液初期血钾可能假性正常,随着胰岛素应用和酸中毒纠正,血钾会快速下降。当尿量恢复且血钾低于5.5毫摩尔/升时,需在每升液体中加入10-20毫当量氯化钾。补钾过程中需心电监护,观察T波变化。严重低钾者可考虑口服氯化钾缓释片辅助纠正。
糖尿病酮症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运动前后注意补充电解质。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和糖尿病急救卡,出现多饮多尿加重、呼吸深快等症状时立即检测血糖酮体。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肾功能,胰岛素注射者需轮换注射部位。家属应学习血糖监测和酮症早期识别方法,家中常备补液盐和快速血糖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