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真菌感染可通过抗真菌药物、局部清洁护理、增强免疫力、避免诱发因素、伴侣同治等方式治疗,多数情况下能够根除。真菌感染通常由阴道菌群失衡、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糖尿病控制不佳、抗生素滥用等原因引起。
1、抗真菌药物:
针对真菌感染可使用克霉唑栓剂、硝酸咪康唑软膏等局部用药,严重时需口服氟康唑。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复发。药物选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感染菌种确定,妊娠期患者需特别注意用药安全。
2、局部清洁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阴道酸性环境。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勤换卫生巾。治疗期间避免盆浴、游泳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行为,性生活需使用避孕套防护。
3、增强免疫力:
长期压力、熬夜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真菌感染风险。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摄入,必要时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4、避免诱发因素:
紧身化纤内裤会营造潮湿环境促进真菌繁殖。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血糖波动易导致反复感染。避免长期使用护垫,如厕后擦拭应从前向后,防止肠道菌群污染。
5、伴侣同治:
男性伴侣可能成为无症状带菌者,建议双方同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治疗期间暂停性生活,痊愈后3个月内同房需使用避孕套。伴侣出现龟头红肿、脱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检查。
日常需保持外阴干燥透气,经期选择无香型卫生用品。饮食避免高糖食物,适量食用大蒜、酸奶等含天然抗菌成分的食品。建议选择宽松裙装替代紧身牛仔裤,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治疗结束后应在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白带常规,确认真菌转阴才算彻底治愈。反复发作超过4次/年者需排查糖尿病、HIV等基础疾病,必要时采用长期抑制性治疗方案。
阴虱可通过外用药物、环境消毒、衣物处理、性伴侣同治、预防复发等方式根除。阴虱通常由性接触传播、共用衣物寝具、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引起。
1、外用药物:
临床常用扑灭司林乳膏、苯甲酸苄酯洗剂、林旦乳膏等杀灭阴虱成虫及虫卵。使用前需剃除阴毛,药物需涂抹于患处及周边皮肤褶皱处。孕妇及儿童用药需遵医嘱。
2、环境消毒:
阴虱离开人体可存活1-2天,需用60℃以上热水烫洗床单、毛巾等贴身物品,无法水洗的物品可使用除虫菊酯类喷雾处理。居住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
3、衣物处理:
感染期间穿着的内衣裤建议密封丢弃,其他衣物需单独清洗并高温熨烫。毛绒玩具、坐垫等可能藏匿虫卵的物品需冷冻处理48小时以上。
4、性伴侣同治:
阴虱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性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直至症状完全消失,避免交叉感染导致病情反复。
5、预防复发:
治疗后7-10天需复查,确认无虫卵残留。日常避免使用公共坐便器、浴缸,出差住宿建议自带寝具。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
阴虱治疗期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皮肤摩擦,避免抓挠患处导致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瘦肉增强皮肤抵抗力。治疗后可将使用过的梳子、剃须刀等个人物品用酒精浸泡消毒。若出现皮肤红肿、化脓等继发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