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立即停止并观察身体反应。处理方式主要有清洁外阴、观察症状、避免再次同房、必要时就医、后续预防措施。
1、清洁外阴:
使用温水轻柔清洗外阴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或过度擦洗。保持局部干燥可减少细菌滋生,建议穿着透气棉质内裤。若出现瘙痒或异味需警惕感染。
2、观察症状:
关注是否出现下腹坠痛、异常出血或发热等症状。月经期同房可能导致经血逆流,诱发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持续腹痛超过24小时应及时就诊。
3、避免再次同房:
月经期间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同房易将病原体带入宫腔。建议至少间隔3天以上,待经量明显减少后再考虑恢复性生活,期间可使用避孕套降低风险。
4、必要时就医:
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或剧烈腹痛时,需排查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感染。医生可能开具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
5、后续预防措施:
记录月经周期避免意外同房,经期抵抗力下降期间保证充足睡眠。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经期结束后建议做妇科超声检查排除异常。
月经期需特别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更换卫生巾不超过4小时,避免盆浴和游泳。饮食上增加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菠菜等,忌食生冷辛辣食物。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经血顺畅排出,出现持续不适建议尽早就诊妇科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