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一般是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人肺心病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呼吸康复训练、控制原发病、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肺心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胸廓畸形等原因引起。
1、氧疗长期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缺氧症状,延缓肺动脉高压进展。家庭氧疗需每日使用超过15小时,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1-2升。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氧中毒。便携式制氧机更适合居家使用,外出时可携带小型氧气瓶。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茶碱缓释片改善支气管痉挛,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排痰,呋塞米片减轻水肿。肺动脉高压患者可使用波生坦片降低肺动脉压力。急性加重期需静脉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呼吸康复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缩唇呼吸能改善通气效率。每天进行两次,每次10-15分钟。步行训练从短距离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呼吸操结合上肢运动效果更佳。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宜,血氧低于90%时应暂停。
4、控制原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坚持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支气管扩张患者应定期进行体位引流。肺结核患者需完成规范抗结核治疗。戒烟是基础治疗措施,同时需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刺激。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5、手术治疗严重肺动脉高压可考虑行房间隔造口术,终末期患者评估肺移植指征。胸腔积液需行胸腔闭式引流,大咯血患者可能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抗凝治疗。手术风险较高,需充分权衡利弊。
老年肺心病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克。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限制液体入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0-24摄氏度。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下肢水肿时抬高患肢。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活动和屏气动作。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出现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等症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