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到达输尿管下段时通常较容易排出。输尿管下段管径相对较宽且靠近膀胱,结石移动阻力较小,多数可通过增加饮水量、适度运动等方式自然排出。若结石体积较大或存在解剖异常,则可能需医疗干预。
输尿管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结石因位置接近膀胱,受重力作用和输尿管蠕动推动,排出概率较高。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在充分补液后,1-2周内自行排出的概率较高。适度跳跃、爬楼梯等运动可借助重力促进结石移动。此阶段可能伴随排尿末疼痛、尿频等症状,但通常不会造成严重肾积水。
当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或形态不规则时,可能卡顿在输尿管膀胱连接处。长期滞留会导致黏膜水肿、尿路感染甚至肾功能损伤。存在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者,结石排出难度显著增加。此类情况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解除梗阻,避免继发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突发剧烈腰痛或血尿时需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或CT明确结石位置及肾功能状态。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泌尿系平片,监测有无结石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