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过产前筛查和出生后的检查发现。产前筛查包括超声心动图、胎儿心脏磁共振成像等,出生后可通过听诊、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方法确诊。早期发现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1、产前筛查
产前筛查是发现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孕妇在孕期20-24周时,可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心脏结构是否正常。超声心动图能够清晰显示心脏的各个腔室、瓣膜及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缺陷。对于高风险孕妇,如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脏病史或孕妇患有糖尿病等疾病,建议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如胎儿心脏磁共振成像,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2、出生后检查
新生儿出生后,医生会通过听诊初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杂音。如果发现异常,进一步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而心脏超声则能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帮助确诊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于症状不明显的轻度先天性心脏病,可能需要定期随访观察。
3、早期干预与治疗
一旦确诊,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轻度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无需立即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对于中重度病例,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药物治疗包括使用利尿剂、强心药等缓解症状;介入治疗如经导管封堵术,适用于某些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如心脏修补术或心脏移植,适用于复杂病例。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通过产前筛查和出生后检查,可以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访,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