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可以怀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干预。
乙肝病毒携带者若肝功能正常且病毒载量较低,通常对妊娠影响较小。孕期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和肝脏超声,评估疾病活动度。妊娠晚期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酯片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若携带者存在肝功能异常或肝硬化,需先控制病情再考虑妊娠。
少数情况下,乙肝病毒携带者若处于肝炎活动期或肝硬化失代偿期,妊娠可能加重肝脏负担。此时需暂缓怀孕,优先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分散片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妊娠安全性。孕期需避免使用干扰素等可能致畸的药物。
建议备孕前至感染科或肝病科完善检查,孕期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母婴阻断管理。新生儿完成免疫接种后需复查乙肝表面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