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后需要加强母婴阻断管理,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
乙肝病毒携带者妊娠期间需每1-2个月复查肝功能,若发现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值2倍或乙肝病毒DNA超过2×10^5 IU/ml,需在妊娠24-28周启动抗病毒治疗。可选用妊娠B级药物如替诺福韦酯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进行病毒抑制,这些药物对胎儿发育影响较小。分娩后新生儿需在12小时内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并在1月龄、6月龄完成后续疫苗接种。母乳喂养期间若母亲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且乳头无破损,通常不会增加传播风险。
孕期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饮食并严格禁酒,产后需继续随访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