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一个月伤口肿胀发炎可能与感染、干槽症、异物残留或免疫低下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创面清理、止痛药物和加强口腔护理等方式缓解。
1. 感染口腔细菌侵入创面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热痛,需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和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
2. 干槽症血凝块脱落使牙槽骨暴露引发剧烈疼痛,表现为腐臭味和放射性耳痛。需由医生进行清创后填塞碘仿纱条,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
3. 异物残留食物残渣或骨碎片滞留创口会刺激组织增生,需拍摄牙片确认后通过冲洗或小手术取出,术后使用康复新液促进愈合。
4. 免疫低下糖尿病或长期服用激素者愈合能力差,易继发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增加蛋白质摄入,必要时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
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使用软毛牙刷避开创面,若出现发热或脓液需立即复诊。术后一个月仍未愈合建议拍摄CBCT排除颌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