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通常比萎缩性胃炎更严重。胃溃疡可能引发胃出血、穿孔等急性并发症,而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病变,但长期发展可能增加胃癌风险。
1、胃溃疡急性风险:
胃溃疡病变穿透胃黏膜肌层,易因胃酸侵蚀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严重时可发生穿孔引发腹膜炎,需紧急手术干预。典型症状包括餐后上腹剧痛、夜间痛醒。
2、萎缩性胃炎慢性危害:
胃黏膜腺体进行性减少伴随肠化生,胃酸分泌功能逐渐丧失。病程长达10-15年可能发展为胃癌,癌变率约0.1%-3%。早期多表现为腹胀、早饱等非特异症状。
3、并发症差异:
胃溃疡24小时内出血量可达500毫升以上,休克风险高。萎缩性胃炎主要并发症为贫血和吸收不良,但进程缓慢。两者均可出现体重下降,但溃疡病更易突发恶变。
4、治疗难度对比:
胃溃疡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4-8周多可愈合,但复发率高达70%。萎缩性胃炎需长期补充叶酸、维生素B12,胃黏膜修复困难,伴肠化生病灶无法药物逆转。
5、预后监测要求:
胃溃疡治愈后每年胃镜复查1次即可。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需每6-12个月胃镜活检监测,发现异型增生需立即内镜下切除。
两类疾病均需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腌制、烟熏食物摄入。胃溃疡急性期应选择软质低纤维食物,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少食多餐并补充蛋白质。戒烟限酒对两者均有必要,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定期随访胃镜是监测病情变化的关键措施,出现持续腹痛、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