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经尿道膀胱镜碎石取石术、开放手术及生活调整等方式治疗。膀胱结石通常由尿路梗阻、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及饮水不足等原因引起。
1、药物排石:
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常用药物包括排石颗粒、尿石通丸等中成药,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药物排石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超声评估效果。
2、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1-2厘米的单纯性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粉碎结石。治疗前需评估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并发症,需配合药物排石辅助治疗。
3、膀胱镜碎石取石:
经尿道置入膀胱镜,采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粉碎结石并取出。适合合并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留置导尿管2-3天。
4、开放手术:
适用于结石直径大于4厘米、合并膀胱憩室或需同期处理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通过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后需膀胱冲洗和抗感染治疗。
5、生活调整:
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保持尿量,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适当补充枸橼酸钾可抑制结石形成,避免久坐和憋尿行为。
膀胱结石患者应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可进行跳绳等垂直运动促进小结石排出,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合并代谢异常者需长期监测血尿酸、尿钙等指标,必要时服用别嘌醇等药物调节代谢。出现排尿中断、下腹绞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