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需与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类型鉴别,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区分。
1. 心源性休克多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引起,表现为中心静脉压升高、肺水肿,但无明确感染灶,血培养阴性,可与感染性休克鉴别。
2.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于严重创伤、消化道出血,表现为皮肤湿冷、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下降,补充血容量后症状迅速改善。
3. 过敏性休克有明确过敏原接触史,起病急骤,伴荨麻疹、喉头水肿等过敏表现,血IgE水平升高,无感染证据。
4. 神经源性休克见于脊髓损伤、麻醉意外,表现为血压骤降伴心动过缓,皮肤温暖干燥,无发热及炎症指标升高。
出现休克症状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完善血常规、血培养、乳酸等检查,同时积极液体复苏并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