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可能引起腹泻、腹痛、发热、黏液便等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轻度不适、进展期脱水、终末期电解质紊乱。
1、腹泻肠黏膜炎症导致水分吸收障碍,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可口服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缓解症状。
2、腹痛炎症刺激肠道平滑肌痉挛,多呈阵发性脐周或下腹绞痛,可选用颠茄片、匹维溴铵、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改善症状。
3、发热病原体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多波动在37.5-39℃,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诺氟沙星、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感染治疗。
4、黏液便肠道分泌亢进伴随黏膜脱落,粪便可见透明丝状物,需完善粪便常规检查排除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性疾病。
肠炎发作期间建议选择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需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