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可能由胆囊结石、胆道系统慢性炎症、胆囊息肉恶变、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胆囊结石长期胆囊结石刺激胆囊黏膜可能导致癌变,典型症状为右上腹隐痛合并黄疸,可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药物可选吉西他滨、顺铂、卡培他滨等化疗方案。
2、慢性炎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慢性炎症反复发作易诱发癌变,表现为发热伴皮肤瘙痒,需行胆管引流术控制感染,可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
3、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的腺瘤性息肉具有恶变倾向,早期多无症状,建议定期超声监测,恶变后需根治性胆囊切除配合放疗。
4、遗传因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综合征显著增加患病风险,此类患者需从40岁起每半年接受超声内镜筛查,必要时预防性切除胆囊。
保持规律饮食、控制体重、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胆囊病变,高危人群应避免高脂饮食并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