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颅脑损伤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闭合性颅脑损伤通常由头部撞击、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运动伤害、暴力打击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1-2周,避免剧烈活动。卧床期间应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有助于减轻颅内压。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胞磷胆碱钠促进脑细胞代谢,尼莫地平改善脑微循环。对于伴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可选用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能提高血氧含量,促进受损脑组织修复。适用于中度颅脑损伤患者,一般需要20-30次治疗。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防止氧中毒等不良反应发生。
4、康复训练:
针对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认知功能障碍者可进行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语言障碍患者需进行言语康复训练,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
5、手术治疗:
严重颅脑损伤出现颅内血肿、脑疝等情况需紧急手术,常见术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脑水肿等并发症,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新鲜蔬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限制钠盐摄入以防脑水肿加重。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再次受伤。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评估恢复情况。家属应给予充分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