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况。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起,可能伴随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心肌梗死发作时,由于心肌缺血和坏死,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机体可能通过交感神经兴奋代偿性加快心率以维持血液循环。这种心跳加快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可能超过100次/分钟。同时患者常伴有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冷汗、恶心等症状。此时需立即卧床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心率减慢或心律不齐。当梗死部位影响心脏传导系统时,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心率低于60次/分钟。下壁心肌梗死更容易引发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动过缓。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需要心电监护并准备阿托品注射液等药物干预。
心肌梗死患者无论出现心跳加快或减慢都属于危险征兆,须立即就医。确诊后需根据梗死范围选择药物治疗或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恢复期要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