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心脏病是指心脏结构或组织发生明确病理改变的一类疾病,主要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类型。
1、冠心病冠心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活动后气促。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治疗需控制血压血脂,严重者需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2、心肌病心肌病表现为心肌肥厚或扩张,影响心脏泵血功能。扩张型心肌病多见心室扩大,肥厚型心肌病以室间隔增厚为特征。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是主要诊断手段,需长期服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3、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包括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结构异常。风湿热、退行性变是常见病因,听诊可闻及特征性杂音。轻度病变可药物控制,严重反流或狭窄需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术。
4、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源于胚胎期心脏发育异常,如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患儿多有紫绀、发育迟缓表现,心脏彩超可确诊。部分简单畸形可自愈,复杂畸形需在儿童期进行外科矫治手术。
5、心肌炎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发心肌炎症反应,轻者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电图显示ST-T改变,心肌酶谱升高。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重症患者需使用免疫球蛋白或机械循环支持。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规律进行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避免吸烟饮酒,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出现胸闷气短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