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灌注治疗通常不需要严格连续进行8次,具体次数需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膀胱灌注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膀胱肿瘤复发,疗程安排主要考虑肿瘤分级、灌注药物类型、患者耐受性等因素。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能仅需6-8次即刻灌注,中高危患者则需维持灌注1年。部分指南推荐诱导期每周1次连续6周,维持期每月1次持续10个月,但实际执行中可根据尿常规检查结果、膀胱刺激症状等情况适当间隔。
特殊情况如灌注后出现严重膀胱炎、血尿持续加重或过敏反应时,需立即暂停治疗。对于高龄合并心肺疾病者,医生可能减少单次药物剂量或延长灌注间隔。某些新型免疫制剂如卡介苗的灌注方案可能调整为每周1次连续6次后,改为每月1次维持治疗。
患者应严格遵循泌尿外科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治疗期间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出现排尿疼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动态调整灌注周期,无须机械完成固定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