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灌注治疗常用药物有吡柔比星、丝裂霉素、吉西他滨、卡介苗、表柔比星等,需根据肿瘤分期、复发风险及患者耐受性由医生个体化选择。
一、吡柔比星吡柔比星是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发挥抗癌作用。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灌注,可降低肿瘤复发概率。该药局部刺激性较小,但可能出现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心脏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二、丝裂霉素丝裂霉素为烷化剂类抗肿瘤药,通过交联DNA链阻止肿瘤细胞增殖。常用于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灌注化疗,对原位癌有一定疗效。需注意可能引起化学性膀胱炎,灌注后建议增加饮水量促进药物排泄。
三、吉西他滨吉西他滨属于抗代谢类化疗药物,通过干扰DNA合成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对传统灌注药物耐药或复发的膀胱癌患者。该药骨髓抑制副作用较明显,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免疫功能低下者慎用。
四、卡介苗卡介苗是免疫调节剂,通过激活局部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主要用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原位癌的灌注治疗。可能引起发热、血尿等全身反应,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禁用,灌注后需观察2小时以上。
五、表柔比星表柔比星为吡柔比星的衍生物,抗癌谱更广且心脏毒性较低。适用于多发或反复发作的浅表性膀胱癌,对部分肌层浸润性癌也有辅助治疗效果。常见副作用包括膀胱刺激征和药物性色素沉着。
膀胱癌灌注治疗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定期进行膀胱镜复查,出现持续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诊。不同药物灌注方案存在差异,具体用药周期和疗程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随访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