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引起的耳朵痒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外耳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耳道损伤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洗头时进水,用干净毛巾擦拭耳廓,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真菌。生理性因素无须用药,日常护理即可改善。
2、局部用药细菌感染可能与挖耳损伤、污水进入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耳痛、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酒精溶液等抗菌药物。
3、口服药物真菌感染常与滥用抗生素、免疫力低下有关,伴随白色絮状分泌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酮康唑片等抗真菌药物。
4、物理治疗过敏反应可能与洗发水刺激、耳饰材质有关,表现为剧烈瘙痒伴红肿。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治疗可减轻炎症,严重者需进行脱敏治疗。
治疗期间避免抓挠耳道,忌辛辣刺激食物,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