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拔除尿管通常由医护人员操作,主要步骤包括评估适应症、消毒准备、抽空气囊、缓慢拔出导管等。拔管过程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尿道损伤或感染风险。
1、评估适应症拔管前需确认患者排尿功能恢复,如术后尿潴留缓解或治疗周期结束。评估内容包括膀胱残余尿量测定、自主排尿试验等。存在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者需谨慎处理。
2、消毒准备使用碘伏溶液对尿道口及导管外露部分进行环形消毒,范围直径不小于5厘米。操作者需佩戴无菌手套,防止病原体逆行感染。消毒后避免触碰已清洁区域。
3、抽空气囊用注射器完全抽尽固定气囊内的生理盐水,通常需回抽10-15毫升液体。若遇阻力不可强行操作,需检查导管通畅性。气囊未完全排空时拔管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撕裂。
4、缓慢拔除一手固定阴茎与导管成60度角,另一手匀速向外牵引导管,速度控制在每秒1-2厘米。拔管过程嘱患者深呼吸以放松盆底肌肉。导管末端脱离尿道时立即用纱布按压止血。
5、后续观察拔管后24小时内监测排尿情况,记录首次排尿时间、尿量及性状。出现排尿困难、肉眼血尿或发热需及时干预。建议拔管后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道自洁。
拔管后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避免骑跨动作24小时。可进行温水坐浴缓解尿道不适,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若48小时未自主排尿或出现持续疼痛、血尿加重,须立即返院复查。日常保持会阴清洁,排尿时放松腹部肌肉有助于恢复正常排尿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