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功能性子宫出血在47岁以上女性中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异常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或缩短等症状。这种情况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异常增生或器质性疾病有关。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可通过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进行治疗。
1、月经周期不规律
47岁以上女性处于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可能表现为月经提前、推迟或完全无规律。建议通过激素水平检测和B超检查明确原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替代疗法调节周期。
2、经量异常增多或减少
经量增多可能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有关,而经量减少则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相关。对于经量异常,建议进行宫腔镜检查或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器质性病变。药物治疗可选择口服避孕药、孕激素或止血药物,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内膜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3、经期延长或缩短
经期延长可能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或凝血功能异常,而经期缩短则可能与卵巢功能下降有关。建议通过血液检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同时结合B超检查评估子宫内膜厚度。治疗上可采用中药调理、激素治疗或宫腔镜手术。
4、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女性可能伴有贫血、乏力、头晕等症状,这与长期失血有关。建议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同时调整饮食,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菠菜等。适量运动如瑜伽或散步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功能性子宫出血在47岁以上女性中较为常见,但症状多样且可能隐藏严重疾病。建议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生活方式调整。关注自身健康,定期体检,是预防和管理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