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伴糜烂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内镜治疗等方式改善。慢性胃炎伴糜烂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辛辣刺激、过酸、过热食物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暴饮暴食,每日少量多餐,进食时细嚼慢咽。限制浓茶、咖啡、酒精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饮品,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等。
2、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或中和胃酸的铝碳酸镁咀嚼片。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硫糖铝混悬凝胶可促进糜烂面修复。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采用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铋剂。
3、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糜烂的常见病因,可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检测。标准治疗方案为14天的铋剂四联疗法,包含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期间须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4、保护胃黏膜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反酸严重时可抬高床头15-20厘米,睡前3小时禁食。焦虑抑郁情绪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方式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5、内镜治疗对于广泛糜烂伴出血者,可在胃镜下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或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反复发作的局限性糜烂需活检排除癌变可能。内镜随访间隔根据病理结果确定,通常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胃镜。
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应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饭后立即平卧。冬季注意胃部保暖,可热敷上腹部缓解不适。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和便潜血,出现呕血、黑便、消瘦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