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筛查可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排粪造影、结肠镜检查等方式进行,通常由长期便秘、分娩损伤、盆底肌松弛、直肠肿瘤等原因引起。
1、肛门指检医生通过手指触诊判断直肠黏膜脱垂程度,可初步评估是否存在肛门括约肌松弛或肿块,适合作为基础筛查手段。
2、肛门镜检查采用带光源的硬质肛镜观察直肠下端黏膜状态,能清晰识别内痔、黏膜糜烂等伴随病变,检查前需排空肠道。
3、排粪造影通过X线动态记录排便过程,定量分析直肠肛管角度变化和脱垂程度,对隐匿性脱肛诊断价值较高。
4、结肠镜检查用于排除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等继发病因,全结肠观察可发现近端肠道病变导致的推挤性脱垂。
筛查发现脱肛后应避免久蹲用力,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便秘,重度脱垂需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