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筋膜炎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后背筋膜炎可能与长期劳损、受凉、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
1、热敷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热敷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皮肤感觉异常者需谨慎操作。
2、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肌肉痉挛严重者可配合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肌松药。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也可局部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通过高频电磁波产生热效应,能减轻炎症反应。冲击波治疗可促进组织修复,缓解慢性疼痛。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20-30分钟,10-15次为一个疗程。物理治疗需在专业机构由康复医师操作。
4、中医调理针灸选取阿是穴、委中穴等穴位,配合电针刺激效果更佳。推拿采用滚法、按揉法等手法松解筋膜粘连。拔罐可在疼痛部位留罐5-10分钟,注意避免皮肤破损。中药熏蒸使用桂枝、红花等药材,每日1次,连续7-10天。
5、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可考虑筋膜松解术或射频消融术。筋膜松解术通过小切口切断挛缩的筋膜组织。射频消融利用高频电流阻断痛觉神经传导。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背部肌肉功能。
后背筋膜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间隙可做扩胸运动、肩部环绕等简易拉伸。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必要时使用护腰垫。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等,有助于组织修复。冬季注意背部保暖,洗澡后及时擦干。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到骨科或疼痛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