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侵蚀导致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常见于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主要与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习惯、细菌感染和牙齿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
1. 细菌感染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长期腐蚀牙齿表面形成龋洞。可通过含氟牙膏、窝沟封闭和定期洗牙预防。
2. 饮食因素频繁摄入高糖食物和碳酸饮料会持续降低口腔pH值,加速牙齿脱矿。建议减少进食频率,餐后及时漱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
3. 牙齿结构牙釉质发育不全或窝沟过深容易滞留菌斑,可使用氟化物凝胶增强牙齿抗酸能力,严重缺损需进行树脂充填修复。
4. 唾液减少唾液分泌不足会降低口腔自洁作用,常见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或放疗后人群。可人工唾液替代治疗,配合含氟漱口水使用。
日常应坚持巴氏刷牙法,使用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损及时干预可避免牙髓受累。